蛇年除夕之夜建辉慈善基金会和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协调伙伴机构-祁县复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致敬行善者项目的志愿者们和孔奶奶一起包饺子

除夕夜,致敬行善者项目的志愿者上门慰问收养40多个弃婴的孔奶奶,送上春节祝福。志愿者代表捐助人为孔奶奶送上春节慰问品与慰问金1000元,同时还和她一起包饺子。

山西人的春节,怎么能少得了饺子呢?今年的除夕夜,孔珍兰奶奶家和往年一样包饺子,不过,这顿饺子从包到吃年味都特别浓,因为她有一群得力助手——致敬行善者项目的志愿者们。这么多人一起包饺子过年,孔奶奶脸上开出了花。

孔奶奶和她收养的部分孩子。孔奶奶今年已经75岁,背部隆起的大疙瘩让不到一米四的她看上去更加瘦小,要是不说,谁也想象不出来,这位不起眼的老奶奶这辈子收养了40多个弃婴。孔奶奶第一次收养弃婴是26岁,一个孩子因脑积水被遗弃了,她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抱回家抚养,从此一“养”不可收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弃婴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被遗弃的孩子都患有疾病。作为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孔奶奶只要遇上这些孩子,都通通抱回家抚养,她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相亲相爱,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照顾他们。”孔奶奶说,“虽然给不了他们好吃的好穿的,但我尽量让他们读书、识字。咱受点罪不怕,只要他们能健健康康的,我就高兴。”

孔奶奶珍藏的照片,前排右二是她的老伴
孔奶奶口中受的一点罪是什么呢?为了让孩子们喝上奶粉或小米磨成的面糊,她自己只能吃“垃圾堆里的东西”;每天晚上,她都要起来两三趟,看看孩子们有没有踢被子,“40多年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当计生部门的人员上门查访,质问她为何有这么多孩子时,她说:“都是我生的。”为此,她失去了自己和孩子们赖以生存的12亩耕地……在这样的受罪中,孔奶奶不知不觉收养了40多个弃婴,其中有8个因病夭折,剩下的有13个已经成家立业,还有7人考上了大学。

孔奶奶接受媒体采访
2018年11月,建辉基金会的志愿者走访了孔奶奶,当时她的老伴已经去世,她一个人住在一套老旧的平房里,照顾着10余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其中有3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分别患有脑瘫、脊椎瘤及唐氏综合征。孔奶奶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从容不迫,脸上豁达慈祥的笑容平易亲切又令人肃然起敬。

孔奶奶在照顾孩子们
随后,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将孔奶奶评定为致敬人物,为她提供节日慰问、生活补助和心愿支持等服务。在捐助人的资助下,孔奶奶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每次志愿者上门慰问,她都要握住大家的手一再说感谢的话。2021年底,她收养的未成年孩子按政策都转到了晋中市福利院,而那些已经成年的,逢年过节都要回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妈妈在,家就在。

1月28日,正是万家团聚的除夕之夜,孔奶奶收养的孩子也都回来了,这正是老人家最高兴的日子。在致敬行善者项目山西省协调机构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协调下,伙伴机构祁县复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特意选在这天慰问孔奶奶,为她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还齐齐动手,和老人家及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过大年。孔奶奶非常感谢捐助人的支持与志愿者的陪伴,这个除夕夜,因为有大家的关爱而格外丰盛、温暖。老人家也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好人一生平安。
以上文章来源于建辉慈善基金会 ,作者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