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护航民俗盛会匠心值守万家灯火 吕梁蓝天救援队在离石凤山天贞观庙会保障侧记

2025年2月24日傍晚,随着最后一批香客走出凤山天贞观朱红山门,吕梁市蓝天救援队与文旅、公安、应急、消防、城管、园林等多部门协作开展的庙会保障任务圆满收官。在这场持续三天的守护行动中,"蓝天蓝"与"志愿红"交相辉映,用专业与温情诠释新时代社会应急力量的忠诚担当。

立体护航:多部门共筑平安防线
正月廿五(2月22日)清晨,天贞观三重殿宇还笼罩在薄雾中,联合保障指挥部已开始高效运转。文旅部门通过历年数据预判人流高峰时段并做好文保措施,公安交警在山道设置多处交通导引点,消防队员对古建筑群进行全方位隐患排查,城管园林单位完成现场环境各项准备,街道社区动员网格志愿者沿途值守到岗……。作为重要辅助力量的蓝天救援队,将33名队员精准部署至7个关键点位。
"今年的凤山庙会保障是我参加过历年来最给力的……",现场指挥闫勇允指着真人殿旁的指挥帐篷介绍。三天里,消防队员携带专业装备严阵以待,应急减灾中心实时通报风险排查,蓝天救援队员则穿梭各点位传递信息,累计协助疏导游客1.2万余人次,配合处置5起轻微拥堵,真正实现多方协同的"安全交响曲"。

匠心服务:细节处见为民初心
而在雷公殿前,张利康、郭志红夫妇的"红蓝配"引人注目——丈夫的救援队服与妻子的志愿者马甲默契协作,一个在雷公殿、三官殿前引导游客通行,一个在值班室内烧热开水,古建飞檐下跃动着温暖色彩。
“队里年前刚成立了工会,这次保障我们不光要把爬凤山赶庙会的香客游客服务好,咱们现场值班的同志们也很辛苦,一定要招呼好”蓝天救援队新当选工会主席张蓉说。在三皇殿值守点,开养生店的蓝天队员李梅梅带着店员送来四十多份"暖燕"姜糖饮。"看大伙儿在寒风里执勤,我就想做点热乎的"。这位连续三年参与凤山保障的志愿者,凌晨三点便开始熬制,还特意加入养生枸杞安神莲子。
山道上,青年队员李鹏驾驶的救援摆渡车格外忙碌。完成下午班值守后,他仍往返十余趟接送轮值队员:"大家都是坐公交来(保障)的志愿者,方向盘在手就觉着踏实"。这种朴实的担当感染着90后新队员吴孟涛:"跟着老队员学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这份把小事做到底的劲头"。


薪火相传:守护中的成长印记
在玉皇楼值守点,第五次参与保障的刘笑颖正翻开手机向新队员讲解:"2017年台阶湿滑增设防滑措施,2019年优化了疏散路线…"。她备忘录里的这些细节,正转化为新一代的守护智慧。志愿者刘芳首次参与便记下不少保障要点:"原来一个‘遇仙’的庙会需要这样精细的看护"。
当暮色浸染古观飞檐,文保所工作人员给蓝天救援现场协调员李涛涛送来水果和殿前“镀”过的点心,委托他带给值守队员和志愿者们"你们兄弟们说的'来帮忙',帮的是文化传承的大忙"。此刻,山门前的蓝衣身影与这座700多年的道观相映,既是应急保障的坚实屏障,更是民俗薪火相传的生动注脚。正如救援队负责人一言所言:"守护好每一次民俗庙会,就是守护城市的文化脉搏"。


【笔者手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我们看见这样的守护者:他们不穿古衣却传承文脉,不执香烛却守护信仰。当33名蓝天队员与多部门工作者共同托起天贞观昼夜平安,那些姜糖饮升腾的热气、转运车碾过的霜痕、对讲机里的协同指令,都在诉说着:最好的文化传承,正是用当代人的担当让古老民俗安然生长。


参与保障的队友们辛苦啦!
吕梁蓝天救援融媒体中心综合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