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送暖显担当 助力振兴践初心----吕梁市中志协救援队2025年首场困难帮扶行动在柳林镇寨东村和金家庄镇苏家庄村举行

2025年4月5日,清明时节的吕梁山区,春寒料峭。但在柳林县柳林镇寨东村和金家庄镇苏家庄村,一股暖流正悄然涌动。直属一大队,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本年度首场困难帮扶行动,不仅为困难家庭送去了生活物资和贴心服务,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诠释了“志愿红”的使命与担当。


精准帮扶:从“物质支援”迈向“心灵关怀”
当日上午9时,十几名救援队员在队部集结完毕。车队满载着价值近三千元的米、面、粮油、牛奶等生活物资和1400元现金,驶向寨东村和苏家庄村。

在寨东村,45岁的赵玉柱因残疾无法外出工作,长期在家照顾因脑梗死卧床的父亲。母亲仅能承担简单家务,全家依靠低保金维持生计,居住在狭小的两间房内。在苏家庄村,68岁的薛二羔因病瘫痪卧床二十余年,两个儿子因意外离世,仅靠年迈的老伴照料,生活举步维艰。直属一大队的队员们不仅送去了生活急需的粮油、洗衣液等物资,更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玛雅造型理发师郑子易单膝跪在炕头,为无法下炕的薛二羔修剪头发。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他小心翼翼,避免碎发落入老人衣领。从医30余年的刘富平蹲在赵玉柱父母身旁,耐心解释用药方法,并叮嘱“有情况随时找我”。

“看到他们渴望帮助的眼神,我就想多为他们做点事。”郑子易擦拭着剪刀感慨道。刘富平则在返程车上规划着下次义诊:“下次我要带理疗仪过来,帮卧床老人做肌肉按摩。”

多方协作:凝聚社会力量,编织乡村振兴“爱心网”
此次帮扶行动的成功,离不开救援队与社会志愿力量的紧密合作和精细化分工。救援队副队长兼直属一大队队长寇小军全程指挥,根据两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副队长王晓亮提前深入走访,为行动开展提供精准信息。

行动中,王泽鹏、刘艳军等队员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床边诊疗”,帮助理发师完成服务。王彦辉建立“困难家庭动态档案”,详细记录两户家庭在复健、理发、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后续需求,为持续帮扶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玛雅造型郑子易、刘富平主任等社会“志愿新兵”的加入,为帮扶行动注入了新活力。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行动,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愿意持续参与,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长效承诺:让“志愿红”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直属一大队主动担当,寇小军、王晓亮郑重承诺:“每月至少开展两次困难帮扶活动,让更多困难家庭得到及时帮助。”2025年,直属一大队计划开展20场以上困难帮扶活动,并联合企业募集“急难救助金”,为突发意外致困家庭提供应急支持。

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已成为帮扶行动的生力军。郑子易与救援队约定,今后只要有需要,都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刘富平主任则着手整理慢性病护理手册,准备下次帮扶时发放。“这些家庭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长期的关怀。”王晓亮说道。

此次参与帮扶行动,如同一束光,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回到校园后,我会通过学生会、社团活动,分享在救援队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带动身边同学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大学校园里熊熊燃烧,传递给同学、亲友,让更多人知晓志愿服务的价值。

吕梁市中志协救援队直属一大队此次帮扶行动,给困难家庭送去物质援助和精神慰藉,更开创出一条多方协作、精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从初次行动的探索,到长期帮扶的坚定承诺,救援队与社会爱心力量以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帮扶,绝非止于物资输送,更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关怀体系,为乡村振兴汇聚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未来,我也将和更多有志青年一道,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续写奉献篇章。

物资捐赠清单:
吕梁励信科技有限公司:大米8袋、食用油4桶
离石梓腾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白面3袋、牛奶3箱、方便面2箱
队员刘艳军:食用油1桶、白面1袋、莜面1袋、牛奶1箱
现金捐赠清单:
寇小军200元、王彦飞200元、王泽鹏200元、康凤林200元、张珊珊200元、王晓亮200元、高炳亮100元、康倬硕100元。
参加人员:刘富平、郑子易、王晓亮、王彦飞、刘彦军、康倬硕、车鼠平、霍永祥、张冬冬、王泽鹏、寇小军、冯耘勤、康伟、张拥军、刘崇斌
照片:王晓亮、康倬硕、车鼠平
编辑:康倬硕
校对:康伟、寇小军
审核:刘崇斌、张拥军
终审:康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