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公益山西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联合育英小学赴平型关烈士陵园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文明祭扫实践活动

清明时节,翠柏凝春,哀思长寄。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 月 2日,在共青团 “伙伴计划” 的指引下,在共青团灵丘县委、县红十字会、关工委的指导下,正能量公益志愿服务山西灵丘联络站(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联合育英小学师生代表,先后赴平型关烈士陵园、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文明祭扫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并在平型关景区内组织护林防火宣传、环保志愿服务等行动。

通过活动串联历史记忆与现实担当,并创新引入“伙伴领航站”的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课堂。




活动中平型关义工联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育英小学师生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


青山肃穆祭英烈,赓续血脉守初心
上午9时,祭扫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致以崇高敬意。四名学生代表与两名义工志愿者手抬花篮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正能量公益志愿服务山西灵丘联络站(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负责人与育英小学代表共同整理花篮缎带。义工联党支部书记刘军福致悼词,回顾平型关战役中先烈浴血奋战的壮举,号召全体人员“以英烈精神为灯塔,照亮新时代奋斗征程”。育英小学“红领巾讲解员”深情讲述陵园烈士的英勇事迹,将烽火岁月中“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画卷铺陈眼前。全体师生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精神;…奋发有为,誓作栋梁!”铿锵誓言响彻陵园,彰显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仪式最后,全体人员手持白菊,依次瞻仰烈士纪念堂和烈士名录墙,鞠躬献花,寄托无限追思。一名学生轻抚墙上的名字感慨:“这些先烈牺牲时,年龄竟和我们相仿。他们的勇气,是我们成长的丰碑。”

追寻红色足迹,激荡奋进力量
烈士陵园祭扫结束后,全体人员驱车前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将帅广场上,正能量公益志愿服务山西灵丘联络站(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志愿者与师生代表再次敬献花篮,聆听纪念馆讲解员讲述八路军将士伏击日军、取得抗战首胜的壮烈史诗。




面对鲜红党旗,党员志愿者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誓言声与浮雕上将士雄壮的身影交织,激荡着“红色血脉永续传承”的使命感。全体人员将菊花轻置于将帅浮雕前石阶上,以无声之礼致敬忠魂。


躬身力行护青山,红色传承践于行
历史铭记于心,更需躬身实践。祭扫完毕,全体师生和志愿者在平型关景区开展了“文明祭扫·护林防火”公益宣传行动。义工与师生分组向游客发放防火宣传手册,讲解清明防火知识,倡导鲜花祭扫、无烟祭奠新风尚。同时,志愿者们手持工具沿景区步道捡拾垃圾,以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先烈用生命换来山河无恙,我们要用双手守护这片土地的洁净。”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边清理垃圾边说道。随行的马老师感慨:“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守护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山河,更在实践中学会了责任与担当——这正是‘伙伴领航站’倡导的‘做中学,学中悟’理念的体现。”春日的阳光下,“伙伴领航站”组织志愿者在平型关景区开展的“红色基因+绿色行动”双线实践,让红马甲与红领巾成为景区内跃动的文明风景线,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陵园到纪念馆,从历史课堂到生态实践,这是一次沉浸式的红色基因传承之旅。”正能量公益志愿服务山西灵丘联络站(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也是强国建设的后备军。此次活动是 “伙伴计划” 在青少年思想引领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 “沉浸式体验 + 活动式教学”,让革命历史从课本走进现实。活动通过‘伙伴领航站’的桥梁作用,实现了馆、校、社三方资源的高效整合,为青少年思政教育提供了新范式”。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将帅广场,来自育英小学的4名小学生代表分别为大家宣讲了红色革命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将来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不仅缅怀先烈,更要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守护家园、建设祖国的行动。”

育英小学带队教师表示:“孩子们在烈士名录墙前驻足沉思,在捡拾垃圾时体会责任,这正是思政教育最生动的课堂。”

参与活动的党员志愿者动情地说:“重温入党誓词时,我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先烈用鲜血铸就丰碑,我们用实干续写华章。”

巍巍平型关,铮铮英雄魂;浩浩领航志,灼灼少年心。
此次活动以清明为纽带,将历史缅怀与现实担当紧密联结,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红色火种,更以志愿行动诠释“传承”的深刻内涵。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英烈精神永续长存,新时代的答卷正由新一代青少年奋笔书写。这场清明时节的特殊思政课,以历史为根、以实践为翼,在“伙伴领航站”的多元赋能下,正推动红色教育从“感动一瞬间”走向“践行一辈子”,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历久弥新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