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交城好人----孟全福同志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公益事业

沉痛悼念交城好人——孟全福
岁在乙巳,序属季春,惊闻噩耗,交城悲恸。孟公全福,溘然长逝,享年五十有五。
公乃交城大营村人,福田公益之会长也。自始志于公益,沐雨栉风,不辞辛劳。常跋涉山川,赴僻远之山区,为空巢老人挑水,解其生活之困;为失学孩童赠书具,启其求知之途;又助贫困户以福利,济其燃眉之急。公之善举,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
乙巳年四月十日,公独驱电动三轮,送爱心衣于大山之中。山路崎岖,坡陡难行,车爬坡乏力,竟倒翻坠入悬崖。公不幸罹难,魂归天际。
公虽去矣,然其德馨善举,如璀璨星辰,永照交城大地。公之精神,当为后世楷模,激励众人,传承公益,播撒爱心。愿公在天之灵,安息长眠;尘世之下,善念永传。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吕梁人物,吕梁道德模范孟全福: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孟全福,1971年10月生,交城县西营镇大营村人,交城县政协委员,交城县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
总有一些人,用爱心温暖人间;总有一些故事,用真情感动人心。交城县好人孟全福,他的爱心事迹在吕梁广为传颂,他的精神和品德感动着当地的每一位老百姓。有事就找“孟全福”,也经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

24年来,他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足迹踏遍了交城县的山山水水,行程20余万公里,足迹可以绕地球四圈。孟全福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作为交城县最早的一名爱心志愿者,24年来,他心系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资助学、关心空巢老人、捐助白血病人等,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爱心事业当中。他组织大规模活动100多次,筹集善款185.6万元,新旧衣物11000件,图书8000多册,他个人累计捐款13.8万元,介绍发展志愿者280余人次。

坚持不懈 从小事做起
他在学校就是一名学雷锋标兵。有一次学校木工房起火,他及时发现汇并汇报学校领导,避免了一次重大火灾的发生,并且在救火中被玻璃划伤,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他从学校毕业后从事指南针书店经营,接触到很多贫困学生,因为他也有相似的经历,家庭贫困,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为他们垫付学习费用。
在西街小学的张灵梅,品学兼优,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患重病不能自理,家庭没有经济来源,面临失学,他多次为她支付学习费用,上门送衣买菜。在她升入高中面临失学时,他又组织志愿者为她筹集了几千元的学费。在坡底小学的大海,父母均为弱智,没有经济来源,他多次送书到学校,并且组织志愿者给他赠送学习用品、现金、衣物,帮助他继续完成学业。
交中的李文娟,是家中的第三个大学生,父母患病,还有80岁的爷爷瘫痪在床,孟全福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她家垫付了入合作医疗和学习的费用,并多次组织志愿者对她家进行捐赠钱物,在她考上大学后积极帮助筹集上学费用,帮助面临失学的她步入四川农大的校门。
已经失学一年的西岭村女孩崔乐乐,孟全福为她筹集起初中三年的学习费用,帮助她重返校园。
孟全福还牵头成立了绿丝带车队。每年免费开车接送中高考学生。现在绿丝带车队已经发展到300多辆车的规模。有一次,他在山区遇到一家三口,在半路上提着很多行李候车,天空下起了暴雨,他们都淋成了落汤鸡,他主动把他们送到家门口,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他们坚持把一袋土豆送给他,被他婉言谢绝了。

情系夕阳 尊老敬老
孟全福经常帮助慰问孤寡老人及孤残儿童,组织志愿者看望阳渠、大营、西营幸福院里的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义诊、理发、包饺子,送去节日的礼物和文艺节目。他牵头成立了志愿者小分队,坚持8年每周去关心帮助山区空巢老人,经常为他们赠送日用品,挑水,干农活。并组织志愿者为山区所有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免费拍照留念。8年前的一天,这条路上出现了一个陌生人的身影。那天,孟全福开车上山,不想半道车身发热需要加水,左拐右拐就拐到了柏林村。谁知,这柏林村只住着几户人家,而且全是老人,吃水好比喝油。孟全福看到家家户户的水缸都见底了,一个老人挑着小半挑水刚刚回来,坐在门槛前喘着粗气,半天都缓不过劲来。孟全福看到这情景,询问了挑水的地点,操起扁担就走,一鼓作气给这几户老人家都挑了担水。这一挑就是8年。8年来,孟全福不仅自己来,还带领志愿者们经常上山,上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帮助老人们把水缸存满水,而村里的老人们早已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不仅如此,孟全福还是老人们的搬运工,柴米油盐酱醋茶他都给老人们从山下捎上来。记得2009年冬天,交城县遭遇50年不遇的暴风雪,上山的路都被风雪覆盖了,雪还没有停,孟全福就给车上了防滑链,加满了汽油,车上装满了米面油和大大小小十几桶水,向着柏林村出发了,山道难行,简直可以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几十里的路程,足足用了5个小时才跑了一半。不巧的是,车打滑,由于心急,挂念着山上受冻的老人,车一下子滑到了悬崖边上,孟全福倒抽了一口冷气,小心翼翼下了车,步行着,来来回回十来趟,将车上的东西送到了老人们的手中,那一晚,他在山上过了夜,穿着老人们的衣裳,盖着老人们的被子,睡了一个安稳觉。“自己父母去世的早,感觉到没有尽够孝心,将大爷大娘们当亲爹亲娘们待了,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孟全福如是说,一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多少深情、多少爱!

捐款 捐物 奉献爱心
2011年,孟全福接到电话说西街一个小男孩烧伤了,听到这个情况,孟全福立即联系了交城县新闻办任红生,在中新网、中央电视台、山西晚报、吕梁晚报等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同时,为小鹏飞四处奔走募集善款,先后参与组织了六次大型捐款活动,累计捐款达60多万元。现在,小鹏飞已经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了。
孟全福向交城县多所学校无偿捐赠了6000多本图书,一本书,一片情,交城县第二小学受捐助的一名男孩子手捧着书说:“孟叔叔给我们带来的辅导书,我们都非常开心,我们将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关心我们的人。”孟全福说:“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我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帮助山区的孩子们,让更多的孩子能看书学习,增长知识。”
2008年元旦,他再次组织志愿者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的活动。活动受到社会得广泛关注和各界人士的支持。此次活动共捐现金3293.20元、图书及报纸123本(份)、衣物171件、新棉被2床。他在组织活动的同时,从交通工具、钱、物等方面都予以大力的投入,活动共有13户贫困家庭受助。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四川同胞伤亡惨重,血库告急,孟全福迫切希望自己新鲜的血液能救助同胞的生命。他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捐助活动,共筹集善款14180元,全部交由县民政局。在积极捐款后,每年组织志愿者,多次无偿献血。

2008年11月8日,他倡议志愿者组织开展了一次暖冬赠衣活动,捐赠的衣物全部发放给县困残群众手中。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行动在车站广场拉开了帷幕,不少市民主动赶了过来。仅仅一天的时间里,现场就捐得各种冬季保暖衣物达3000多件。在这个透着寒意的冬日里,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现场的阵阵暖意。
2009年3月28日,他牵头为脑瘤患者卢永丽组织捐款活动,此次捐赠共计17364.50元,他随同交城电视台记者亲自把善款送到患者家属手中,帮助她家度过了难关。
同年11月22日,策划组织交中学生搞“救助史琳捐款活动”,共捐善款13555.80元,为车祸重伤的史琳解决了手术费。
交城山区危在旦夕的3岁女孩小诗雅,身患白血病女孩张敏,他为她俩组织了多次捐款,使小诗雅生命得以维持,至今都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孟全福还利用业余时间收购面袋子,每条袋子能挣一角钱。家里就他一个人赚钱,除了养活老婆孩子以外还要抚养体弱多病的丈母娘。多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面袋子,利用这一角一角攒起来的钱给贫困学生,给老弱病残,真没有想到他的钱来得如此不易。

护林防火 绿色环保
每逢清明时节,他连续几年协助天宁镇党委在各山口对进山人员登记和排查。在每次活动中,他认真仔细地向过往的行人讲解祭奠烧纸的危害性,倡议鲜花祭奠。积极阻止火源上山。通过活动的开展,使青年志愿者们体会到了护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志愿者神圣的职责。在交城华鑫水库附近,建立了志愿者林,他每年组织志愿者义务浇水植树,自己累计植树186株。

2008年7月21日起,在他的倡议下,连续多年组织3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为期三天的“爱我家乡环保活动”。每晚8时,志愿者们来到县城广场,他们手拿捡垃圾的简易工具,沿着广场周围大街捡拾草丛里和便道上的垃圾,志愿者积极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为城乡清洁工程作贡献。
拥军优属 传经送宝
他组织志愿者经常慰问革命老同志,为他们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听他们讲战争年代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费尽周折,走访吕梁、运城、陕西等地,帮助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交城山区的烈士寻找家属,共同祭奠英烈。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作为一名普通青年志愿者,积极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积极开展志愿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带动下使更多的人奉献爱心,起到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效果。
多年的爱心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孟全福的事迹被吕梁日报、吕梁电视台、山西日报、山西卫视、中国新闻网、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报道。他连续当选为第七、八届县政协委员;2009年被交城县妇联授予“十大爱心人物”;2012年被交城团县委授予“交城县十大优秀青年”;2013年被交城电视台推荐评为“最美吕梁人”的光荣称号,2013年被团省委评为山西省优秀志愿者。同年还获得了山西汾酒公益基金·三晋都市报“弘扬真善美,一周一楷模”公益好人。
来源:吕梁政协
分享海报

沉痛悼念交城好人----孟全福同志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一生献给了公益事业
沉痛悼念交城好人——孟全福岁在乙巳,序属季春,惊闻噩耗,交城悲恸。孟公全福,溘然长逝,享年五十有五。公乃交城大营村人,福田公…
评论
A 为本文作者,G 为游客总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