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三渡爱意相传 正能量公益天津河东联络站携阳高县众爱志愿者协会为困境学生们建立一个图书馆大同书屋600多册图书成为孩子们假期里最珍贵的礼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知识的活水遇上爱心的暖流,便能滋养出最蓬勃的希望。在这个蝉鸣渐起的暑假,阳高县众爱志愿者协会的“公益助学”活动里,正流淌着这样一股跨越千里的暖流——正能量公益志愿服务天津河东联络站再度启程,为大同困境学生们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大同书屋”,600多册图书,让墨香与爱意成为孩子们假期里最珍贵的礼物。阳高县的夏日,因一场特别的“助学计划”而格外明媚。众爱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公益项目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为志愿者家属子女及需要补课的孩子开设免费辅导课堂。他们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孩子们攻克学业难题,更试图为这些成长中的心灵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然而,课堂之外,孩子们对课外书籍的渴望,让协会默默记下了这份期待——直到天津河东联络站的爱心接力,为这份期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已是贾焕美主任发起的第三次捐书行动。此前,“沂水书屋”的600册图书,让孤困儿童认识了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凉山书屋”,让大凉山深处彝族孩子们触摸到文明脉络。那些被镜头记录下的、孩子们捧着书本时发亮的眼睛,成了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因此,当“大同书屋”的需求传来,贾主任在志愿者群里发出倡议的瞬间,熟悉的热忱便如星火燎原。没有繁琐的动员,无需刻意的号召。曾参与过前两次捐书的志愿者们,率先翻出家中适合中小学阅读的书籍,从《皮皮鲁传》到《银火箭少年科幻》,一本本精心包上书皮;素未谋面的社会爱心人士看到消息,直接在购书平台下单,备注“大同书屋项目”;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整理出读过的绘本,让小小的手也参与到这份善意里。短短3日,600多册图书便集齐——有启迪智慧的科普读物,有滋养心灵的文学经典,更有充满童趣的漫画故事,每一本都像一封密封的信,装着“愿你成长”的祝福。

当图书跨越山河抵达阳高,大学生志愿者们正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探索知识。看到崭新的书架被书籍填满,孩子们的眼睛亮得像夜空的星星。课间休息时,有人捧着《山海经》对着插画惊叹,有人窝在角落读《鲁西西》笑得前仰后合,还有孩子把《恐龙小Q》举到“小老师”面前:“老师,你看这里写的瀑布,和课本里的一样吗?” 大学生志愿者们看着这一幕,忽然读懂了“双向传递”的深意——他们辅导孩子学习,而这些书籍,正帮他们给孩子们的心灵插上翅膀。贾焕美主任在收到书屋反馈的照片时,轻声说:“每次看到孩子们翻书的样子,就觉得所有劳累都值了。” 从凉山到沂水,从泰山到大同,三次捐书,不是终点,而是爱心循环的路标。那些参与其中的志愿者、爱心人士,或许从未见过阳高的孩子,却用书籍搭建了一座桥;而孩子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善意,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化作他们回馈世界的力量。

阳光透过“大同书屋”的窗,落在孩子们翻动的书页上,也落在大学生志愿者年轻的脸上。这画面里,有知识的光芒,有成长的雀跃,更有跨越千里的温暖相拥。正如那句老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当600多册图书在阳高的暑假里绽放墨香,我们知道,这份以书为媒的大爱,早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照亮童心的永恒星光——它告诉每个孩子:你从未被遗忘,你的未来,有人用心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