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翼托举折翼之光----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走近脑瘫儿童康复路上的追光者张智勇

用二十年坚守,为折翼天使撑一片天。在吕梁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总有一些人用坚守与热爱,为困境中的生命点亮希望。7月19日,吕梁市离石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带着建辉慈善基金会的深切关怀,怀揣一颗颗滚烫的心踏上了一场特殊的走访之旅,走近一位用半生时光守护"折翼天使"的人----张智勇,聆听他用专业与爱心书写的动人篇章。当协会代表将那份象征着崇高致敬的礼金和饱含温情的慰问礼物交到张智勇手中时,他的笑容朴实而温暖。这远非物质的馈赠,而是整个社会对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扎根于脑瘫儿童康复事业的深深鞠躬!

一场跨越二十载的坚守:从初心出发,向希望奔赴。初见张智勇,他身上那份温和而坚定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这份坚定,源于他与脑瘫儿童康复事业的不解之缘。2006年,凭借康复专业的扎实功底,乘着国家助残政策的东风,他远赴香港复康会交流学习,第一次将专业的脑瘫康复技术带回本土。2012年,他又辗转湖北、江西两地深造,只为让更多特殊孩子能享受到科学的康复训练。“想让这些被命运‘特殊标记’的孩子,有机会挣脱枷锁。”这是他最初的初心,也是二十余年来从未动摇的信念。从香港到内地,从理论到实践,他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在助残善举的长卷上,写下了对脑瘫儿童的深情牵挂。

以爱为翼:在艰辛里播种,在细节中绽放。走进张老师创办的田家会康复中心,每个角落都藏着温暖的细节:工作人员把简单道具变成“魔法工具”,用游戏化解训练的枯燥,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进步;他们沙哑着嗓子,却始终用最温柔的声音鼓励孩子“慢慢来”,眼神里的坚定与心疼,藏着对这份事业最深的热爱。脑瘫儿童的康复之路,每一步都如在悬崖攀援。翻身、爬行这些常人轻松完成的动作,孩子们要在摇晃与跌倒中反复尝试。张智勇和团队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从肢体康复到心理建设,从技能练习到未来规划,像雕琢稀世珍宝般打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只要孩子有希望,就不能让机构倒。”这是张智勇藏在心底的执拗。机构曾三次濒临绝境:资金告急时,他自掏腰包贴补;设备老旧到零件生锈,他带着团队修修补补继续用;人力短缺时,他身兼数职连轴转……即便自己节衣缩食,也从未让一个孩子中断康复。

双向奔赴的温暖:不止于康复,更是生命的照亮。走访中,最动人的是那些双向奔赴的瞬间:当孩子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完成一个微小动作,眼中迸发的光亮比星辰更耀眼;家长们握着张智勇的手哽咽道谢,说“是你让我们敢想孩子的未来”;工作人员默默从工资里拿出钱给孩子买康复小物件,自己却舍不得添件新衣……在邻里眼中,张智勇“有颗装满爱的心”:生活节俭朴素,对待康复家庭却倾尽温柔,总能考虑到他们的难处,把压力往自己肩上扛。他不在意媒体聚焦,不渴求荣誉加身,只愿做折翼天使最坚实的羽翼。

让微光汇聚:我们能为这份坚守做些什么?一份致敬,不足以衡量善行的重量;一次探访,道不尽二十余载坚守的艰辛。愿张老师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转发传递敬意,让这份坚守的力量照亮更多人!致敬行善者,更要成为行善的同行者。 让我们一起,为张智勇和他守护的折翼天使们,添一份力,暖一份心。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9日 8:30-11:30
活动负责人:闫建生
活动参与志愿者:闫建生、王慧颖、高雨菲、王佳夷、任泓静、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