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爱心助斋----长治市小雨点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樊文俊老师与长治市雨花斋二部的公益之约

在长治市公益领域,樊文俊老师的名字与“坚守”和“创新”紧密相连。作为小雨点公益的优秀会员、雨花斋二部的每周六值班长,他负责每周六雨花斋全天免费供餐工作。
九年如一日,樊文俊老师将传统文化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用笔墨书写爱心,以行动温暖社区。雨花斋作为由义工自发运营的公益素食餐厅,始终秉持“尊重生命,感恩吃素”的宗旨,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与各类关爱服务,成为连接爱心与需求的重要纽带。

义务理发:社区关怀的温暖剪影
樊文俊老师为老人室外义务理发


每月最后一个周六的清晨,雨花斋二部总会聚集不少老人。经过春雨洗涤的空气清新微凉,志愿者们带着工具在室内忙碌,也会走到室外街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剪刀起落间,不仅修剪出整洁的发型,更传递着对老年群体的关怀。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与志愿者的忙碌身影,构成了社区最温暖的周末图景。

书法义卖:艺术与公益的交融
樊文俊老师的公益实践不止于服务,更将书法艺术转化为爱心力量。他专注创作的“福”字作品,一笔一划间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这些作品通过义卖活动转化为善款,全部用于雨花斋的日常运营,让艺术价值直接惠及社区。在专注创作时,他神情专注,刻刀与宣纸的接触间,将公益初心融入每一件作品。
樊文俊老师专注进行雕刻创作
8月16日,一位爱心人士以500元收藏了樊文俊老师的“五福”书法作品。2025年由樊老师发起的义卖所得预计3000元,及已捐赠的10桶油,20袋大米全部用于雨花斋二部。这一善举成为艺术与公益交融的生动注脚。在雨花斋,书法作品常作为文化载体展出,既弘扬传统美学,又吸引更多人关注公益,形成良性循环。展厅内,多幅书法作品整齐排列,笔墨间的文化气息与公益氛围相互交融,吸引着社区居民驻足欣赏。

樊文俊老师于室内书法展览前留影

舞台上展示樊文俊老师书法作品

爱心人士收藏多幅樊文俊老师书写的书法作品
九年公益路,樊文俊老师用书法搭建起爱心桥梁,让笔墨不仅传递文化温度,更成为滋养社区的涓涓暖流。这种“艺术+公益”的模式,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时代的实践意义,也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持久的文化生命力。雨花斋作为公益服务的重要平台,持续汇聚各方爱心,通过日常服务与文化活动,让社区关怀渗透到每个细节之中。
长治市小雨点公益志愿者协会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