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黄河公益基金会慰问退役军人见义勇为人士及其家属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为各界见义勇为的英雄提供持续性的公益帮扶

山西省黄河公益基金会慰问退役军人、见义勇为人士及其家属
山西省黄河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发起“英雄传承计划”公益项目,旨在为军人、警察、消防、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见义勇为的英雄及其家庭提供不同维度的持续性公益帮扶。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山西省黄河公益基金会携手太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阳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清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太原市见义勇为协会,共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慰问活动,走访了19位退役军人和6位见义勇为人士及其家属。我们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山西省青年企业家商会捐赠的爱心物资,以表达我们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


通过切身实地的入户走访,我们对受益人群体有了更加清晰的画像,也更加明确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们期望通过实际行动,让这些默默奉献的英雄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引起更多人对公益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与阳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清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太原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面。这不仅是一次慰问,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我们辗转城市与乡村之间,亲身体验他们平凡而不平凡的日常。


有年过九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爷爷为我们讲述战火纷飞年代的经历;有退伍军人为我们描摹军营生活的另一种风采;有数次见义勇为擒住小偷协助警方破案的大叔,不忍心展露他的伤疤,眉飞色舞讲述过往经历之余只是淡淡说一声:都是过去式了……

这一刻,我们仿佛亲临他们曾经的生活场景,深切感受到他们面对危难时的挺身而出,面对困难中的坚定信念,更感受到他们当下正在面临的困境,这不再是简单的敬仰,更是对他们生活的深刻理解。
走访慰问过程
在这次慰问中,我们结识了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代表
退役军人-田大哥

田大哥是其中之一,曾在部队服役16年,荣获过三等功、优秀士兵等荣誉。不幸的是,他在2017年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多年来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沉重的负担,不仅花光全部积蓄,还欠下许多债务。
为了支撑起家庭的基本开销,妻子靠在外打零工获得一些基本收入,年过七旬的父母也不得不重新出门务工,所幸11岁的儿子在学习上很争气,总是用优异的成绩宽慰着全家人。
谈论到每况愈下的身体,田大哥几度哽咽,“有时候想着不如就这么结束算了,但妻子劝慰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起码儿子每次回家都能叫一声‘爸’”。逐渐长大的儿子已经成为田大哥的精神支柱,“他长大后我还是要让他去当几年兵,一定要去历练”,讲这句话时的他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原本阴冷的屋子好像一瞬间被这团希望之火点燃,在场的我们也被这份来自一个军人父亲深沉的爱所打动,眼眶中盈满的是被这份传承精神所感染的温热。

在我们离开后,田大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尽管他自谦文化水平有限,但他擅长用文字的力量激励自己和他人。面对疾病的折磨,他从未屈服,内心的激情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持续燃烧。
见义勇为人士-杜大哥母亲(左起第四位)

杜大哥是另一位英雄,1998在奋不顾身追赶抓捕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的过程中英勇牺牲,留下未出生的女儿和孤独无助的父母亲。当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失去,整个家庭无疑会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年迈的两位老人不得不藏起悲恸,就算为了小孙女也要坚强积极地面对人生。
然而,不幸的事情在2019年再次发生,杜大哥的父亲坚持将小孙女抚养成人,便因病去世,留下奶奶与孙女相依为命。奶奶罹患癌症,需长期住院治疗,巨额的支出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杜大哥的女儿师从爷爷,在国画创作方面有着出神入化的水平,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这个家庭因为长期服药和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而陷入了极度困境。

杜大哥女儿国画作品
讲到这些人生的不幸与困难,情绪激动的奶奶上气不接下气,声泪俱下,“卫生间的灯坏掉了,现在光是让修理师傅来一趟就要花掉25块钱,我想等年后再修”,25元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只是一餐饭钱,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安抚杜大哥母亲情绪

这些英雄的故事触动着每个听者的心弦,让人深感敬意和感动。通过这次慰问,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潜在收益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也对他们的实际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我们将在“英雄传承计划”的引领下,通过爱心企业家的捐赠,辅以实际的帮扶措施精准地送到受益人家庭当中。
慰问退役军人-候铁锁

这份实际行动,是关爱的最好表达,我们期待这份关爱能够在社会上激发更多的正能量,也邀请社会各界一同致敬英雄,传承希望。在未来的项目推进中,希望更多的力量能够加入进来,承担社会责任,让关爱成为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这群英雄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