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坚守:长治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文物志愿者的国庆中秋担当为游客搭建起了解历史文化的桥梁

长治市文明守望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发起于2017年,2019年经长治市文物局批准成立,是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中心通过“文保员领养计划”常态化开展文物巡查、保护与讲解宣传,累计登记志愿服务时长已达10000多小时,为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支持。


风雨无阻的坚守。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长治市连续多日降雨,但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仍坚守岗位,在法兴寺、崇庆寺、城隍庙三处文物景点开展义务讲解服务。从10月1日至6日,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游客搭建起了解历史文化的桥梁,用亲切的讲解传递古建历史与文化内涵,保障每位游客都能深度感受长治文物的魅力。



法兴寺的雨中身影
中秋节的法兴寺志愿者团队由王庆川、申丽萍、王霞组成。尽管秋雨连绵,他们准时到岗,撑着雨伞在古建筑群中为游客讲解寺内的历史沿革与文物特色。




游客们在雨中认真聆听,不时驻足观察建筑细节,志愿者的声音透过雨幕传递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崇庆寺的文化传递
崇庆寺的何艳军、刘豆豆、郭洋三位志愿者同样克服雨天影响,为游客提供细致讲解。他们穿梭在古寺的各个角落,从建筑结构到历史典故,耐心解答游客疑问。雨天的寺庙更显古朴静谧,志愿者的身影为这份宁静增添了温暖的人文气息。


中秋节当天,崇庆寺内人头攒动,长治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刘豆豆的讲解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让更多参观者有机会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


在讲解过程中,刘豆豆向大家介绍了寺内古代雕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参观者们听得认真,不时驻足仔细观赏雕像的细节,现场氛围庄重而专注。




城隍庙的志愿风采
城隍庙的王晓霞、牛丽韬两位志愿者在中秋节日期间始终保持热情服务。他们不仅为游客讲解城隍庙的历史文化,还主动协助维护参观秩序,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志愿者们身着统一马甲,成为古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的义务讲解不仅为文物保护宣传注入了力量,也搭建起公众与历史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文物保护的意义,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这些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文化遗产,传递着志愿服务的温暖。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他们的坚守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长治历史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韩艳军老师、他姐和他媳妇一家三口。



青春力量注入文化传承。近年来,团队中涌现出大批青少年志愿者,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服务,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在城隍庙,青少年志愿者主动承担讲解工作,结合历史背景与建筑细节,用通俗语言讲述古建群的故事;在法兴寺,他们向游客介绍文物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引导公众关注保护重要性。


携手守护文化根脉。青少年志愿者的加入让团队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良性互动,他们用新视角和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同龄人关注文物保护,推动服务模式贴近公众需求。这种以热情服务打造的文旅品牌,践行了志愿精神,展现了为家乡荣誉奋斗的风貌。


紫云山感恩,翠云山含笑,国保单位同语,鸠山漳水共声。让我们共同感谢这些文化守护者,期待更多人关注并参与文物保护志愿服务,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多光彩。











